小學四年級籃球課教案
小學四年級《籃球》課教案課的內容 1、原地運球練習 2、游戲:運球接力賽重點、難點 重點:按球正上方,五指自然分開,彎曲 難點:手對球的控制能力 教學目標1. 認知目標:通過本節課的學習,使學生掌握籃球的一些基本運球技術。2. 技能參與目標:初步學習原地運球技術,讓學生明白原地運球的動作技術要領。3. 心理健康目標:培養學生的遵守規則、團隊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及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。運動負荷課序 教學內容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組織安排 時間次數強度情趣導入部分1.集合整隊2.師生問好3.宣布本課內容4.圍繞球場拿球慢跑兩圈5、 籃球操:(1) 左右手彈撥球(2) 雙手持球上下舉(3) 頸繞球(4) 腰繞球(5) 膝繞球(6) 拋接球(7) 手指轉球同學們好!用簡明語言闡述球性練習動作并提出要求。聽老師口令,成一路縱隊繞籃球場拿球慢跑兩圈。老師好!稍息、認真聽講思想集中積極反應在老師的帶動下,跟著老師一起慢跑兩圈?????????????????????同上快、靜、齊精神飽滿,積極回答問題反應迅速,注意力集中動作協調、舒展104×8小1、自由體會原地運球動作方法:學生分散練習,啟發學生原地練習,積極思考問題老師引導學生做示自己體會,積極回答問題自己認真體會原地運球動作,注意手腕動作大臂帶動小臂,手腕下壓激起興趣部分原地自由體會運球,在老師的提示下注意上、下肢的動作。2、 傳球接力方法:排頭第一位同學將球從胯下傳給下一位同學,依次傳到最后一位同學,最后一位同學接著將球往前面一位同學傳球,前面同學不能后轉,直到傳到第一位同學為勝。3、變異“丟手帕”方法:小組圍坐成一個大圓,所有人將球放在自己背后,有一人不持球在大家背后慢跑,并設法拿去其中一人背后的球,然后開始排球快跑,被拿去球的人應立即起立,徒手去追趕,一圈后如果未被趕上,兩人交換角色。范,師生互評,老師再示范、講解正確動作方法,學生練習1.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則.2.教師做正確的示范3.教師正確評定勝負根據學生、老師做示范講解,學生練習進一步提高1.學生認真聽游戲的方法和規則2. 遵守游戲規則,積極參與游戲競賽活動3.在指定區域游戲4.注意游戲中的安全(相互碰撞,摔跤等)運球時的手腕動作和球的落地點散點站立圍坐圓形,分成四個組152中演練提高部分游戲:運球接力賽方法:全班學生按四路縱隊集合,每組第一位同學拿球,聽到老師口令后,拿球同學迅速將球通過終點障礙物運到前方,然后拿球跑回給下一個1.游戲方法、規則2.組織比賽并為學生加油1.了解比賽的方法及規則2.積極參與比賽,靈活? ? ? ?? ? ? ?? ? ? ?? ? ? ?102中同學,依次進行,先到的組為勝。運用所學運球技術,團結合作競爭⊥ ⊥ ⊥ ⊥恢復身心部分1、做放松操2、歸納評價3、整理器材3、 師生再見1、與學生一起放松2、教師引導學生做自我評價3、指定學生收回器材4、同學們再見1、在音樂伴奏下跟著老師放松2、自評、互評學生收回器材老師再見?????????????????????5 4×8 小器材 籃球 60 個,錄音機一臺,小紅花若干,障礙物 4 個練習密度 45%預計負荷 平均心率 110 次/秒課后小結1、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,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。高年級學生對籃球很感興趣,這一濃厚興趣又調動了學生提取已有知識的主動性,而存在于腦海中的籃球賽形象又喚起了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望,可以說所有的學生都迅速進入角色的嘗試練習。2、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盡量以學生為主體,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能力,全身心地投入和體驗,提高了參與意識。例如:教師在講解原地運球之前,先讓學生自己進行練習,盡量能讓學生自己去體驗,去思考,然后師生一起共同去討論正確的運球方法。3、科學評價,促使學生體驗成功。一個人只有充滿自信地走向人生,才能去拼搏、去奮斗、去開拓。為使學生體驗到成功,教師充分發揮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,采用了即時評、時時評、的方法,同時采用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評價模式,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閃光點進行評價,時時處處予以鼓勵。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以高漲的熱情,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。